欢迎: 乐励仕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service@lelex.com.cn 021-20960216
首页      案例       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,让过滤工艺“更上层楼”?

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,让过滤工艺“更上层楼”?

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,让过滤工艺“更上层楼”?

 

在各类生产工艺中,过滤器常常被默认为是“配角”——只要不出问题,就无需关注。但实际上,它却是决定产品质量、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的关键一环。那么,我们是否可以做到:既提升过滤性能,又降低运营成本?答案是肯定的,只要您选对过滤器,并优化使用策略。

 

不只是“买便宜的”

 

很多人面对成本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是:“换便宜点的过滤器。”看似简单直接,但这往往是“省小钱、花大钱”的开始。更经济的方式,其实是选择适合您工艺、性能更优的过滤器,从源头减少更换频率、产品报废率和操作停机时间。

 

过滤工艺,需要“量化管理”

 

过滤器的选择和使用,并非拍脑袋决定。一个好的开始是对当前的过滤工艺进行清晰定义和量化,比如:

  • 杂质(细菌/颗粒)的去除率

  • 单位面积的处理量(m²/L或m²/h)

  • 平均更换周期与更换耗时

  • 过滤前后的压力变化(ΔP)

  • 与工艺流体的化学兼容性

  • 更换操作的人工成本和生产停机损耗

 

有了这些数据,您就可以判断目前的工艺是否有优化空间,哪些参数是“过度设计”,哪些环节可以通过替代产品或调整策略实现降本增效。

 

如何“花得值”:提升性能 + 延长寿命

 

1. 用更高效的过滤介质去除更多污染物

 

比如更小孔径、更高去除效率的滤膜,就可以拦截更多细小颗粒。虽然初期采购成本略高,但能大幅减少产品污染和后期返工,综合下来反而更省钱。

 

在制药工艺中,例如用于终端除菌的0.22 μm 膜过滤器,其质量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药液的无菌安全。如果选型得当,不仅能提高过滤效率,还能避免膜堵塞频发带来的意外停机。

 

2. 提升纳污能力,让过滤器“更耐用”

 

容量更大,意味着更换频率更低、生产中断更少。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升过滤系统的“续航”:

  • 增加滤材面积(如更换更长的滤芯,20英寸代替10英寸)

  • 采用非对称结构膜(纳污能力更强,常用于液体预过滤)

  • 使用高面积设计的滤芯,其过滤面积比普通型号高出约25%

 

这些优化都能显著延长滤芯使用寿命,降低单位产品所需的过滤成本。

 

3. 注意过滤器对产品的影响

 

某些过滤介质会吸附蛋白质或关键成分,在食品、饮料、生物制药等行业可能导致成分偏差。例如在疫苗生产或蛋白表达系统中,选择不当的预过滤器可能会意外损失有效成分。建议在引入新型过滤器前进行兼容性测试和模拟验证,避免“看不见”的质量损失。

 

不是支出,而是投资:如何真正省钱?

 

选择更优的过滤器是“以花养省”:

  • 延长使用寿命,减少更换次数,节省采购+人工+停机成本;

  • 提高下游操作效率,比如减少清洗、降低质检频率;

  • 提升产品质量与合格率,少报废、多销售,甚至可能提高售价;

  • 减少污染导致的返工或召回风险,避免重大损失。

 

此外,在多步骤串联过滤系统中,一个优化得当的预过滤策略也能显著减轻终端过滤负担。例如在中药提取液、发酵液、细胞培养液等浑浊度较高的流体处理中,通过合理预处理工艺(粗滤+精滤+终端除菌)组合,往往能将最终过滤器寿命延长2–3倍,节省大量耗材成本。

 

实践建议:从“测量”开始,再到“验证”

 

优化过滤系统的第一步是——记录并理解您的工艺参数。建议企业从以下几点入手:

  1. 建立基础数据档案:记录滤芯使用时间、处理量、压差变化等;

  2. 进行小规模验证实验:尝试不同滤芯组合方案,评估其实际表现;

  3. 计算综合成本:包含采购、人工、停机、合格率、质检等多个维度;

  4. 持续追踪数据并优化工艺流程:过滤系统不应“设定即永恒”,而需动态更新。

 

结语:每套系统都有“优化空间”

 

无论您是食品生产、生物制药还是精细化工行业的工程人员,只要关注过滤工艺流程,您就能发现可以改进的角落。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并不冲突,关键在于科学评估、合理选择。

 

乐励仕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高性能、高性价比的过滤解决方案。如果您希望让过滤工艺更高效、更省心,欢迎联系我们,我们可以为您的工艺流程“把脉问诊”,量身定制最优方案。我们相信:过滤器不只是产品,更是您工艺稳定与经济效益的守护者。


类别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

手机:

电话:021-20960216

Whatsapp:

邮箱:service@lelex.com.cn
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韵路399号8幢3层323室